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零时古怪资讯网
提供最新的热点新闻资讯
首页 > 更多 > 看图说文

鸣奏新时代“黄钟大吕”

  音乐会开篇——黄钟·八音合奏《颂》 本文图片均由刘方摄

  黄钟·八音合奏《颂》展示礼乐文化

  蕤宾·琵琶与打击乐《金戈铁马》改编自经典名曲

  夷则·马头琴与乐队《和鸣》表现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图景

  你心中的“中国声音”是什么?什么样的器乐,让你一听就想起中国?什么样的旋律让你留存心底,回荡耳边,不曾忘却?从古老的编钟编磬,到琵琶、二胡、古筝、竹笛、马头琴……每当提起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声音”和“中国旋律”,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国民族器乐。

  中国民族音乐之所以魅力独具,源远流长,既缘于器乐家族的庞大恢弘,也归功于乐律体系的成熟完备。在中国,最早出现的、用文字对音高进行记录的乐律体系便是以“黄钟”“大吕”为首的十二律吕,“黄钟大吕”更被后世抽象为中国民族音乐的象征符号。十二律吕的出现不只是中国音乐史上的创举,更与中国的天文、历法和哲学相联结,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

  近日,由中央民族乐团创排的大型民族音乐会《颂·黄钟大吕》,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进行全球首演。音乐会以十二律吕为主线,通过独奏、重奏、协奏、声乐、吟诵、舞蹈等多元呈现形式,带领观众走近这套古老的乐律体系,唤醒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更深层的认知,用中国声音向世界诠释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鸣奏新时代的“黄钟大吕”。

  用音乐梳理中华文明脉络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留声机发明之前,人们若要留住美妙的乐声,除了口耳相传,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将音乐书写下来。纵观人类发展史,很早就能够掌握记录音乐能力的文明寥寥无几。

  十二律吕是中国音乐史上的创举。据《吕氏春秋》记载,上古时期,黄帝派乐官伶伦不远万里前往昆仑神山,聆听凤凰鸣叫做成十二根律管,制成了六律和六吕,它们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这十二个律吕就是我们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十二个音级,构成了中国音乐最早的发端。

  音乐会《颂·黄钟大吕》以“八音”(中国历史上最早将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为依托,以十二律吕对应推出十二首经典与新创曲目,用音乐梳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脉络。

  整台音乐会既有充满仪式感和历史感的传统曲目,也有古曲与吟唱交相辉映的清雅之作,还有近年来新创的民族音乐力作——

  由作曲家郝维亚担纲作曲的开篇——黄钟·八音合奏《颂》,通过展现传统“八音”的魅力,开启中华礼乐之邦的宏大篇章,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在演奏家们的手中再次发出源自古老华夏的悠然之音;

  太簇·双古琴合奏《知音》以古琴曲《流水》为基,由中央民族乐团古琴演奏家杨致俭、路宁携手演绎,在琴音的重奏与对答中,青年舞蹈家高旻、吴澳在舞台中央翩然起舞,隐喻“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动人故事;

  蕤宾·琵琶与打击乐《金戈铁马》由中国音乐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曲目《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改编而成,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携四位琵琶演奏家及数位打击乐演奏家登台,音乐节奏先抑后扬,音乐故事情节紧凑,高超炫目的演奏技巧将中国器乐的张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南吕·民族管弦乐《丝绸之路》是近年来新创的民族音乐力作,此次经过作曲家姜莹的全新编配,更加凸显出欢快热烈的丝路曲风。都塔尔、艾捷克、弹拨尔、萨塔尔、热瓦甫等5种丝绸之路上的乐器依次亮相;

  演出最后,应钟·声乐与乐队《黄钟大吕》奏响时代旋律,在女高音歌唱家阮余群和男高音歌唱家李爽的领唱下,民族管弦乐队与合唱队全体登台,音乐会的热烈气氛被推向高潮。

  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开创新风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重点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颂·黄钟大吕》实现了多支“国家队”的“梦幻联动”,是一次集体创作的结晶——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担任艺术总监、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总导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音乐会亲笔题字。与此同时,中国歌剧舞剧院和中央歌剧院派出优秀的舞蹈家、歌唱家加盟。音乐创作环节,更是汇聚了关峡、郝维亚、王丹红、姜莹、王云飞、陈思昂等老中青三代知名作曲家。

  整个创排过程中,主创团队始终坚持“既延续传统又开创新风”的艺术追求。

  为让观众进一步“看”到千年国乐文化的魅力,中国国家话剧院舞美团队设计制作了具有国风雅韵的场景——碧瓦屋脊与柔纱轩窗铺陈出一片古风天地,充满中式元素的陈设与延伸至观众席的LED幻影灯屏交相辉映,璀璨夺目的编钟编磬立于舞台中央,具有东方美学特点的屏风立于舞台两侧,当音乐奏响,古典气息浓厚的视觉素材与灯光效果,共同营造出浓郁的国乐聆赏氛围。

  由知名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造型设计师贾雷、钟佳妮等组成的服装造型团队,则为此次音乐会打造了极具东方美学风格的形象。其中,大乐队服装采用汉唐红与黑的搭配,以金色吉祥纹样点缀其间,考究的做工尽显古典美;小乐队服装结合曲目元素,突出硬朗、英飒、柔美、清丽等特点,精致的剪裁衬托出不同气质、风格的形象,与音乐更好地融为一体。听觉与视觉的交融,让整场音乐会的审美层次更加丰富,艺术色彩更加浓郁。

  这几年,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民乐。首演现场,台下的年轻观众占了大多数。在观看音乐会的过程中,来自北京高校的学生李菽频和唐雅晴兴奋不已,时不时为演员的精彩演出鼓掌叫好。他们纷纷表示,非常喜欢观看这类民乐演出。

  当下,国潮国风正当时,民乐也迎来了传承发展的最好时机。作为海内外规模最大、艺术最完备的国家级民族音乐表演团体,近些年中央民族乐团不断探索,在大型民族管弦乐之外,大胆开辟小型化、创新化、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创建“俪人行”“青衫渡”两支室内乐组合;与文博节目《国家宝藏》合作,用民乐的方式让人们看到国宝“活”起来;与短视频平台联合发起直播,获得了1.5亿多的观看量……

  “《颂·黄钟大吕》是我们继承传统、拓展民乐现代化表达路上的最新探索,希望通过创新性的舞台呈现和演奏形式,让更多年轻观众爱上民乐,爱上传统文化。”赵聪说。(记者 郑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鸣奏新时代“黄钟大吕”

分享到:更多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武若曦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