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林则徐》的排练画面在大屏幕上实时直播,观众如同身临其境。方非摄
濮存昕从排练厅一侧走来,脚步沉重,角色的满腔忧虑清晰可见——晚清时局内忧外患,林则徐痛心于鸦片危害。“好,咱们先到这儿。”导演王筱頔暂时叫停表演,拿起剧本提醒濮存昕,“濮老师,这里漏了一句台词,昨天你也把这句忘了。”话剧《林则徐》排练时这个真实生动的小插曲,在位于国家大剧院排练厅不同楼层的巨型屏幕上实时播放,在场观众如同身临其境。
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百城千幕计划昨天启动。本月19日,话剧《林则徐》将作为首部作品在全国20家剧院和百余家影院同步直播。
演出台前幕后超高清直播
“国家大剧院坚持在‘艺术+科技’领域持续深耕。”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介绍,从2019年起,大剧院率先尝试舞台艺术“4K+5G”“8K+5G”直播,2020年持续至今的线上演出全网总点击量已破60亿次。即将与观众见面的“第二现场”充分结合超高清直播、全景声系统、智能导播等先进技术,播出覆盖范围东至江苏、西至新疆、南至海南、北至黑龙江,是国内迄今为止覆盖区域最广、联动影剧院最多、协作技术环节最多的演出直播活动。
“‘第二现场’不仅要把舞台演出全面地展现在银幕上,还要搭配演前导赏和后台探班,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严丝合缝,挑战难度相当大。”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马荣国说。不同于观众已相当熟悉的、集合了大量录播资源的线上演出,“第二现场”要做到台前幕后“真直播”,“为此,我们协同相关技术团队,与落地剧院、影院一起进行技术论证、信号测试、网络扩容、设备升级,开展了多轮压力测试。”
“第二现场”不逊于现场观赏
“‘第二现场’直播画面非常清晰,分辨率很高,可达到7800赫兹的刷新频率。”京东方集团高级副总裁、中联超清董事长兼CEO荆林峰介绍,届时观众可通过“第二现场”同步看到与“第一现场”几无二致甚至更丰富的内容。
话剧《林则徐》直播当晚,全国各地的观众可以和国家大剧院内观众一样,欣赏到濮存昕、徐帆、洪涛、郭达、关栋天等知名演员的精彩表演。演出前和中场休息时,主持人周涛将走进幕后,与艺术家一起解读作品深意。自2019年首演以来,这部集结众多顶尖艺术家打造的作品备受欢迎,但即便座位再多,一间剧场的承载量总有上限。“‘第二现场’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全国观众都能通过细节感受到这部戏的舞台空间感觉、表演意图。”王筱頔很兴奋。
未来每年将推出约6部作品
即日起,话剧《林则徐》在全国20家剧院、百余家影院陆续开票,观众可通过国家大剧院官网、20家剧院购票渠道以及中影电影通、猫眼、淘票票等App或小程序预约放映板块的影院购票渠道进行购票。
“未来,国家大剧院‘第二现场’会在每年推出约6部作品。”马荣国说,“这些作品既包括国家大剧院原创制作的剧目,也有其他院团的优秀作品,我们会一起努力,把这些作品推向更广阔的平台。”(高倩)
相关新闻
13城观众同步共赏国话《苏堤春晓》
昨晚,当国家话剧院原创大戏《苏堤春晓》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上演的同时,北京的国话先锋智慧剧场以及天津、杭州、南京、哈尔滨、深圳、兰州、石家庄、海口、景德镇、南通、苏州、温州等12座城市剧场中的观众,也通过“第二现场”的放映,同步感受苏轼的悲喜人生。
记者在北京的剧场看到,前来观看《苏堤春晓》“第二现场”的观众中,既有首次观看此剧的观众,也有此前观看过现场演出的观众,所有观众都十分投入。观众小卓表示:“这部戏太好看了!现场演出效果当然好,但‘第二现场’放映都是最佳视角,能够看到更多演员的微表情,还配有字幕,让我对台词理解得更清楚了。”
据介绍,2024年4月,由田沁鑫编剧、导演,辛柏青领衔主演的话剧《苏堤春晓》开启“第二现场”,首次推出六城联动实时同步播放,派出6支技术团队奔赴各地现场进行技术保障,采用“多机位、多景别、多角度”的影视化手段,通过互联网公有云平台实时分发至多个线下剧场,以前沿数字科技成果,创造国内话剧演出实时播放的新业态,并不断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国家话剧院致力于探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逐步推进“两个转变”,即从传统单一演出模式,向全面数字化战略布局的结构性升级转变;从传统文艺院团经营格局,向国际一流的数字化制播机构转变。(王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