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零时古怪资讯网
提供最新的热点新闻资讯
首页 > 汽车

“好事将近”的威马,又要收割一波韭菜?

“好事将近,敬请期待”,11月3日,威马汽车官方微博微信同时发布预告,配图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条看似简单的消息,在汽车圈激起千层浪。

不少网友调侃:“打赢复活赛了?”

就在两年前,这家曾与“蔚小理”齐名的造车新势力因资不抵债宣布破产重整,留下10多万车主和450亿债务。如今,带着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新身份,威马宣布即将复产EX5和E.5两款老车型。

威马的“复活”计划

从巅峰跌落谷底,威马汽车只用了短短几年。如今,这家曾经的造车新势力明星企业正试图爬出破产泥潭。

2023年10月,威马汽车申请破产重整,留下约450亿元债务。当时,法院受理了威马的预重整申请,公司创始人沈晖更是被传出“跑路海外”的消息。危机中的威马,车主售后服务基本瘫痪,4S店几乎全部关停。

2025年4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批准了威马重整计划。随后,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浮出水面,成为威马的新投资人和股东。这家于2023年9月22日注册的公司,主营业务并非造车,而是汽车销售、小微型客车租赁等,如今却接管了威马旗下四家核心公司。

到了今年9月初,翔飞汽车发布了《致供应商白皮书》,官宣了威马的“复活”计划。这份白皮书展现了接管者的勃勃雄心:2025年复产EX5、E5,争取实现产销2万辆;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更为宏大的目标是:2026年产量达到10万辆;2027年至2028年,年销量跃升至25万至40万辆;2030年挑战100万台,营收1200亿。翔飞公司甚至计划让威马在2027年至2028年量产高阶辅助驾驶车型并启动IPO筹备。

典型造车新势力的兴衰史

威马汽车的故事,是一部从高光到黯淡的典型造车新势力兴衰史。作为新势力汽车制造商里较早的一批,威马汽车曾一度在新势力车企中排名第四。

2019年至2022年,威马汽车的销量分别约为1.68万辆、2.25万辆、4.42万辆和2.95万辆,合计11.3万辆。公开信息显示,威马汽车累计融资超过410亿元,曾三次冲击IPO均未如愿。在2022年年底,沈辉还在努力找钱,但到了2023年,却基本不找了。

在表面风光之下,威马内部却存在着严重的管理问题。一位前员工透露,公司内部“不是没人做事,而是一组人做事,其它组给你拆台”。威马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侯海靖与创始人沈晖的关系也被前员工形容为“相爱相杀”。

在成都研究院,侯海靖的风格是“说一不二”,“隔老远就能听见他砸杯子,砸书,成都研究院一整个噤若寒蝉的感觉”。更为荒唐的是,2020年,侯海靖和时任CTO闫枫发生过激烈争吵,双方都想在EX5 Z上用自己的车机系统。

“老候为了能够控制手里相关费用,想造一套车机,真正研发又要搞一套,所以最终车机系统是两套,钱花的两套”。

2022年8、9月份期间,威马还发生了件小事。一些符合福利房租房条件的员工突然接到房东通知搬家,原因是没交房租。“那会儿就已经缺钱缺的到处刨坑了”,一位威马前员工告诉媒体。

2023年2月,一位名为“李如花同学”的网友在社交网站发文称,自己被威马汽车“停薪留职”。更早之前,有跨级领导找到该网友沟通过让其“主动离职”,给出劝退理由为:“相比他人,你更容易找到工作”。

但是相比前员工们的遭遇,威马破产重整后,最受伤的莫过于那10多万车主,他们仿佛成为被“遗弃”的孩子。

张先生在2019年斥资约17万元购买了一辆威马EX5,如今却面临全自费维修保养的窘境。

“送到4S店等了1个多月,说是因为厂家不发零部件,官方客服一直打不通,经销商也联系不上厂家,最后又是买的外部的零件”,张先生无奈地表示。

根据《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在汽车退市后,厂家仍然要确保10年的零部件供应。但在车主们看来,威马汽车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很多专属、独有的配件难找,且价格高昂。

此外,选择卖掉威马汽车的车主也不在少数。在瓜子二手车、汽车之家二手车等平台上,威马E.5、EX5、W6等车型折扣普遍在3-5折,最低2折。即便是车况良好的准新车且“骨折”降价,这些威马二手车大多无人问津。

有卖家坦言:“威马车厂倒了,还不像JEEP背后有广汽兜底,维修保养价格高。买二手车多是图便宜,四五万元能买到的品牌不少”。瓜子二手车的一位销售顾问坦言:“说实话不推荐您买威马汽车,置换困难,容易砸在手上”。

究竟是“复活”还是“割韭菜”?

现如今,面对威马汽车的“复活”计划,业界和消费者都不禁质疑:这究竟是真正的重整旗鼓,还是又一场“韭菜收割”?

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注册信息显示,其经营范围并不包括汽车制造。这样一家主营业务并非造车的公司,能否带领威马汽车实现五年后营收1200亿,销量达到100万台的目标,令人怀疑。

更为现实的是,威马即将复产的EX5和E5两款车型,技术底子还是5年前的,沿用三元锂电,续航标600km。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样的产品是否还有市场竞争力?

同时,对于威马所谓的“好事”,老车主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威马汽车也曾经承诺部分车辆的动力电池终身质保,而企业破产则所有产品质保承诺都成了空头支票!

车辆的维保便利性也大打折扣,甚至修车都不好找配件了。反之,威马汽车的“好事”是复工复产的话,第一件应该做的事情则应当是继续给老车主质保。

一位前员工在谈及威马失败的原因时指出:“平台就在这儿了,没有新平台就造不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威马后来没有钱投新平台,当时都没投,觉得上市了会有钱,威马融来的钱没有用在研发和投入上”。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威马的研发开支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以及9.81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50.7%、37.1%及20.7%。同一时期,蔚来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4.3亿元,24.87亿元和49.51亿元,是威马的数倍。

结语:

截至目前,威马官方尚未公布具体“好事”是什么。但据其9月份发布的《致供应商白皮书》显示,公司计划在2025年复产EX5和E.5两款车型,并争取实现年产销2万辆的目标。

然而,没有迹象表明威马已解决老车主的核心诉求——恢复车机网络和手机APP服务。一位网友在威马官方动态下的评论一针见血:“有啥好事,先把车机网络和手机APP恢复了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汽车信息网 编辑:汽车之家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