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会谈被迫降级 泽连斯基会掀桌吗 外交杠杆失效!5月1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将于5月16日在土耳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元首级会谈,称这是“结束冲突的必要外交基础”,并暗示俄方“再无借口回避对话”。然而,这场被乌方包装为“突破性会晤”的外交行动,在48小时内接连遭遇俄美两国的战略性冷处理,暴露出乌克兰在争取国际支持过程中的现实困境。
克里姆林宫在泽连斯基发声后12小时迅速作出反应。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明确表示,总统“无计划出席土耳其会谈”,改派总统助理梅金斯基率领由外交部、国防部中级官员组成的代表团。这支被俄媒称为“技术性团队”的配置,与2022年伊斯坦布尔谈判时的阵容相比明显降级——当时俄方派出国防部长绍伊古、外长拉夫罗夫等核心决策层。分析人士指出,梅金斯基虽曾主导早期谈判,但其2023年起已转任文化事务助理。俄方此举既维持“参与谈判”的表面姿态,又通过人员安排传递对当前谈判框架的消极评价。俄外交部同日发布声明,强调“任何实质性对话都需基于承认四州公投入俄结果”,这与乌方坚持的领土完整原则形成直接对冲。
就在俄方表态后6小时,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团队发布声明,以“主要当事方缺席”为由取消土耳其之行,改派国务卿鲁比奥带队。这个由中东特使、乌克兰事务特使组成的“三线团队”,较特朗普此前承诺的“亲自斡旋”大幅缩水。政治观察家注意到,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同日发布的募款邮件中,已将此事描述为“避免为泽连斯基政治秀背书”。
美俄这种默契的“降级应对”形成奇特共振。白宫前国安顾问博尔顿在Fox News节目中直言:“当普京和特朗普同时选择缺席,意味着他们都不认为当前阶段存在达成协议的空间。”这种判断似乎得到战场态势佐证——俄军近期在哈尔科夫方向的攻势,与乌军迟滞的美援装备到位速度,使得双方对“谈判时机”的认知差距进一步扩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