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强硬 重塑全球博弈格局。2025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达成关税削减协议,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标志着中美贸易争端进入新阶段,也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通过坚定立场和战略定力争取到了有利结果。国际媒体分析称,中国的外交策略正在重塑全球对美博弈的认知,促使印度、日本等国家重新评估自身谈判策略。这场博弈背后是经济实力、产业链韧性与国际政治格局的深层较量。
中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展现的底气,根植于其庞大的经济规模与结构性优势。早在2023年,中国GDP已超过美国的70%,且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多个类别。这种产业链完整性使中国在关税战中具备强大的反制能力。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中,90%以上由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承担。
更深层的底气来自中国对经济主权的战略布局。通过“双循环”战略,中国将内需市场作为缓冲器。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7万亿元,相当于美国市场的80%,这使得中国企业在外部冲击下仍能依托国内市场维持运转。与此同时,中国在5G、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突破,如华为专利数连续六年全球第一,削弱了美国技术封锁的效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