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多座战略轰炸机基地进行了突袭,重新引起了人们对无人机在现代战场上的作用的关注。军事观察家普遍认为,原本不起眼的“低慢小”无人机正在战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高价值目标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但相关防御手段却很有限。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6月1日对俄军多地的战略轰炸机基地发动了无人机突袭,使用了117架无人机从靠近基地的卡车车厢起飞,直扑毫无防备的轰炸机群。这表明防御无人机的第一道难关是提前探测变得非常困难。多旋翼无人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行踪不定,雷达反射面积小,且容易被地面杂波干扰,因此很难在较远距离外发现它们。
为了应对这类无人机的威胁,各国推出了针对性的低空探测雷达,选择灵敏度更高的无线电频段,并优化算法以区分小微型无人机。然而,反无人机雷达在现实环境中面临更多挑战,例如山地、树林或建筑物会阻挡探测范围,不同类型的空中目标也会影响探测效果。为提高探测效率,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探测手段,如部署不同波段的雷达,辅助光学、红外和声学传感器,综合这些情报并采用高效算法筛选可疑目标。
尽管如此,综合反无人机系统更适合保卫固定的重要设施,在野战环境下部署难度较大,且探测范围有限,对手的无人机很容易绕开。此外,乌克兰在这次行动中还展示了多旋翼无人机容易隐藏和携带的特点,将无人机预先隐藏于卡车装载的木质车厢暗格内,停放在俄军基地附近,极大压缩了俄军的探测和拦截时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