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菲政府对华态度陷入割裂 政策转向探因。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菲律宾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地区局势。近期,这个东南亚国家对华政策出现显著转变——拒绝遣返被国际刑事法院羁押的前总统杜特尔特,解职对华强硬派外长,并积极寻求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这些动作背后反映出马科斯政府面临的多重压力与战略调整。
中期选举失利成为马科斯政府调整对外政策的直接导火索。选票统计显示,民众对现任政府不满情绪高涨,其中对华立场强硬成为重要指责点。前总统杜特尔特之女莎拉在副总统任上的支持率持续领先,其家族在政坛影响力不断扩大。这种局面迫使马科斯政府重新评估其政治联盟策略。数据显示,在信任度调查中,杜特尔特以63%的支持率遥遥领先,而马科斯却收获了42%的最高不信任度。面对这样的现实,马科斯选择拒绝遣返杜特尔特,这一决定暂时缓解了与家族势力的直接冲突,但也暴露出其在国内政治平衡上的困境。
内阁改组中,马科斯政府进行了大规模人事调整。52名部长级官员递交辞呈,最引人注目的是原外长马纳罗离职和新任外长拉扎罗任命。马纳罗在任期间多次发表对华强硬言论,而拉扎罗则因其在副外长任上多次访华并促成南海问题临时协议而备受关注。这一变动被视为菲律宾外交政策转向的重要信号。保留大部分经济团队成员的决策反映了政府在经济领域的务实考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