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夜至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大规模空袭,目标包括伊朗的核设施、弹道导弹基地及军事领导层。以色列空军声称使用了“数十架”战斗机,打击了伊朗多个地区的核目标。伊朗纳坦兹核燃料浓缩厂遭到攻击,电力基础设施被毁,尽管地下离心机车间未受直接冲击,但断电可能导致离心机损坏。以色列还确认对伊朗哈马丹和大不里士空军基地发动袭击,声称已摧毁大不里士基地。
作为回应,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威胁将使用“克亥巴尔谢坎”中程弹道导弹进一步打击以色列。6月14日凌晨,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数百枚导弹,主要目标是以色列北部地区。据以色列急救组织消息,此次导弹袭击造成至少13人受伤,其中1人伤势严重。
衡量一国军力不能只看人员规模和装备数量,还需考虑财政、人口、后勤能力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经济上,以色列远超伊朗,尤其是人均收入方面,以色列是伊朗的十几倍。这与美以对伊朗的制裁和封锁有关。军事预算上看,以色列国防开支几乎是伊朗的2.5倍。然而,伊朗革命卫队的资金来源不限于国家预算,还掌控着德黑兰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约五分之一的市值,并涉足伊朗地下经济。因此,伊朗的实际军事预算可能远高于公开数据。
人力资源方面,伊朗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国土面积是以色列的近60倍,人口是以色列的近10倍,现役军人是以色列的近3.5倍。伊朗广阔的国土面积具备较大的陆地战略纵深,但两国并不接壤,直接陆地对抗的可能性较低。未来冲突形式大概率还是以空袭和互射导弹为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