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互袭大战究竟谁会先撑不住 战火下的意志较量!震撼画面席卷全球,德黑兰和特拉维夫同时被战火点燃,两座中东重要城市上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以色列F-35I战机深入伊朗首都上空盘旋两小时,轰炸国防部和能源设施;伊朗则连夜发射密集导弹雨,让以色列全境警报长鸣,民众纷纷逃入防空洞。
这场罕见的直接对攻战已经持续48小时,双方不断升级打击目标和强度。面对伊朗据称拥有的2000枚远程弹道导弹库存,以色列能否承受这场消耗战成为疑问。
6月14日深夜,以色列空军再次对伊朗首都发动大规模空袭,首次将伊朗能源设施纳入打击范围。德黑兰附近的沙赫兰油库被点燃,南部的南帕尔斯14号炼油厂和黎明炼油厂也遭到空袭,剧烈的爆炸和熊熊大火照亮夜空。这是自两伊战争40年来,伊朗能源设施首次遭到如此规模的打击。以色列此举意在切断伊朗的经济命脉,迫使其在军费和民生之间做出艰难抉择。
根据战略节点打击理论,能源设施是现代国家的神经中枢,一旦遭到破坏,将对整个国家运转产生连锁反应。以色列军方声称,其F-35I战机在德黑兰上空飞行了整整两小时,并精确打击了多个目标。这种深入敌国首都的大胆行动不仅展示了以色列的军事能力,更是对伊朗防空系统的公开羞辱。此次行动中,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情报部门副负责人霍斯罗·胡斯尼少将被确认身亡。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