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5日,加拿大卡纳纳斯基斯迎来了第51届七国集团(G7)峰会。这场备受西方关注的聚会尚未开幕,就被贴上了“最尴尬峰会”的标签。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次出席G7峰会,但阴影早已笼罩会场。2018年加拿大主办的G7峰会上,这位美国总统拒签公报、提前离场,留下一张六国领导人“围攻”特朗普的传世名照。历史惊人地相似——此次峰会再次由加拿大主办,而特朗普已公开宣称要将加拿大“收编为美国第51个州”。
本届G7峰会从筹备阶段就弥漫着紧张气氛。加拿大总理卡尼团队最关心的是如何避免重蹈2018年覆辙。现实却事与愿违,峰会尚未开幕就被打上“最尴尬”标签。议程设置上,加拿大作为轮值主席国,将“保护社区和世界”、“建立能源安全并加速数字化转型”、“紧固未来的伙伴关系”列为三大核心任务。这些看似宏大的议题实则避开了真正的矛盾点——关税争端、北约防务支出等敏感问题被刻意排除在正式议程之外。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崔洪建指出:如果只讨论表面议题,G7有效性得不到体现;如果接触实际问题,却又不可避免地引向分歧。
潜在成果方面,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本次峰会可能放弃发表领导人宣言——这将是2014年G8重回G7以来的首次。为避免公开暴露内部分歧,各国或将转向能源、关键矿产供应链等技术性议题达成共识,用“低质量成果”掩饰裂痕。有评论刻薄地预言:只要领导人能列队微笑,拍一张传统“全家福”,今年峰会就可以被定义为成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