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任命情报部门新负责人 内斗与外患交织。2025年6月15日,以色列空袭炸死了伊朗革命卫队情报部门负责人穆罕默德·卡齐米,他于2022年上任。此前的6月13日,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总参谋长巴盖里等78名高级军官在同一波代号为“狮子的力量”的行动中丧生。这已是伊朗一周内被“斩首”的第三批核心将领。袭击的精准度令人震惊,导弹穿透了将领居住小区的防御网,核设施坐标被精确锁定,甚至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访伊行程也被实时截获。
当负责国家机密的情报头子自身沦为“高危职业”,伊朗的安全防线显然已被撕开了一道大口子。摩萨德此次行动前完成了三重布局:在德黑兰30公里外秘密建立攻击型无人机基地,将车载导弹系统运入伊朗中部,并通过黑客实时操控防空系统坐标。空袭中,俄制S-300防空系统全程瘫痪。事后调查发现,部分雷达被内部人员提前关闭,另一些则被植入后门程序。更致命的是,以色列通过美国国安局共享的信号情报破解了伊朗军方加密通讯,将领的通话位置、家庭住址甚至卧室坐标全被绘制成“猎杀热力图”。一位匿名的欧洲情报官称:“伊朗的指挥体系在摩萨德眼里像玻璃一样透明。”
伊朗情报系统的结构性问题也暴露无遗。情报与安全部和革命卫队情报组织名义上都归哈梅内伊领导,实则各自为政甚至恶性竞争。革命卫队抢占境外情报业务,情报部则被排挤到边缘,双方数据互不共享。2024年哈尼亚遇刺事件中,两个机构互相推诿责任,导致调查陷入僵局。任务分配荒诞,负责保护核科学家的“保卫组织”还要兼顾机场安检和高官保镖工作。人力分散之下,2020年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当街被遥控机枪扫射时,护卫队竟未能察觉埋伏点。
经济崩溃让情报防线千疮百孔。里亚尔汇率暴跌至93万兑1美元,普通士兵月薪不到20美元。摩萨德开出的价码高达其年薪百倍,边境哨兵放行一次特工就能拿到2万美元。2025年5月,伊朗军工企业高管向以色列出售导弹参数,只为换取子女赴欧留学资格。这类“机密换特权”交易已在官僚体系形成灰色产业链。叛变者层级之高触目惊心。前总统内贾德公开指控反摩萨德情报小组全员是以色列间谍,俄情报部门也提交名单直指哈梅内伊亲信、安全部长哈提卜涉嫌叛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