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近期对中国的态度出现明显变化,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例如,在伊以停火后,特朗普公开表示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石油。这一表态显得非常不客气,因为中国的采购决定应由自己做主,美国无权干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明确指出,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
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的规模引发了全球关注。根据英国能源机构的数据,6月上中旬中国日均进口伊朗原油达180万桶,较5月显著增加。自2022年7月起,中国已暂停直接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官方渠道,当前交易多通过马来西亚等第三国转口完成。这种操作既规避了美国制裁,又确保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特朗普在北约峰会期间暗示可能放松对伊朗石油的限制,称“他们需要钱恢复国家正常”。但矛盾的是,美国国务院早在5月1日就宣布对七家涉及伊朗石油贸易的实体实施新制裁。这种政策摇摆反映出特朗普政府的困境:一方面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伊朗妥协,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考虑中国等国家的能源需求。
伊朗为扩大出口给出了诱人折扣,其轻质原油价格长期低于国际市场价。这种“低价换市场”策略正中中国下怀——既能降低能源成本,又能支持战略伙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国与伊朗的能源合作本质上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无需看他人脸色。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