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敢对中国无人机动粗吗 战略转折引发关注!日本战机现在可以对无人机开火了。这不是简单的战术调整,而是一次战略转折。战后长期坚持的“不占”原则正在瓦解。过去,只有在自身遭遇直接威胁时,自卫队战机才能使用武力。如今,新规允许在非紧急、非自卫状态下击落无人机,这撕开了和平主义的防线。
钓鱼岛附近空域是这一切变化的核心地理背景。日本频繁报告所谓“不明无人机”活动,尤其是在争议岛屿周边。新规几乎为日方战机在此类区域采取攻击性行动扫清了法律障碍。政策转向的背后,是明确的战略意图——为未来的军事动作预留空间。
日本防卫机构称,2025年某国军用无人机在太平洋空域的活动频率显著上升。截至5月中旬,已记录17架次,逼近去年全年峰值。这些飞行路径多经由宫古海峡或穿越与那国岛与台湾之间,常伴随海军舰艇行动。日方将此类活动定性为“特殊事件”,并推测其可能涉及钓鱼岛方向的侦察训练。
面对这些无人机,日本陷入被动。F-15J战斗机巡航速度高达900公里/小时,而目标往往只有200-300公里/小时,高速追慢速反而成了难题。长时间伴飞不仅效率低下,还导致飞行员疲惫、战机损耗加剧。更麻烦的是,无人机续航远超有人机,迫使日方多架次接力监视,资源消耗巨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