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俄媒报道一名俄军将领在库尔斯克州前线指挥部遭导弹袭击身亡。自2022年冲突以来,俄军已损失近20名将级军官,这一数字创下二战后新高。去年5月,俄中央军区第41集团军司令安德烈·苏霍维茨基少将在哈尔科夫州被狙击手枪杀,当时他刚到任不久,正在前线指挥部队。同年7月,黑海舰队副司令安德烈·帕利在蛇岛附近的战斗中阵亡,而蛇岛作为战略要地,其兵力部署本应高度保密。更早之前,多名旅级指挥官也在顿巴斯地区的前线指挥部遇袭身亡。
俄《论据与事实》周报指出,古德科夫的指挥部遭到4枚导弹锁定,连塔网曝出乌克兰无线电侦察截获了位置信息,这暴露出俄军电子监听防线脆弱及人员忠诚度存疑的问题。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分析认为,俄军过度依赖传统通讯方式,加密技术落后,使乌军电子情报部队有机可乘。2024年6月,俄联邦安全局曾在克里米亚破获乌间谍网,缴获多个定位装置,表明渗透从未停止。
古德科夫之死揭示了俄军指挥体系的致命习惯。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战报指出,俄高级军官常亲临前线以提振士气,但将指挥部设在距战场仅10-15公里的固定建筑中。这种“身先士卒”的传统,在乌军获得西方实时卫星影像和“星链”通信支援后,变得极其危险。有乌军情报官透露,俄将军们使用未加密手机通讯,如同“在战场直播位置”。
这些“斩首”案例表明,情报比炮弹更重要。乌克兰的无线电侦察能力在冲突中不断显露,他们能从杂乱的电磁信号中揪出关键目标。然而,如果连自家驻地都藏着敌人的眼睛,再坚固的工事也形同虚设。尽管俄军拥有情报部门,但从高层频繁遇袭来看,他们的情报防护网可能早已被撕开。这场冲突打到现在,双方拼的不仅是武器数量,更是谁能少犯错、少泄密。古德科夫的阵亡再次敲响警钟,显示俄军在看不见的情报战场上已经落后太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