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卡死西方军火商命门 军工产能告急!白宫战情室里,特朗普紧盯着五角大楼的库存报告眉头紧锁,而基辅地下掩体中,泽连斯基则反复刷新着中美贸易谈判的新闻推送——两人等待的竟是同一样东西:来自中国的稀土。
在华盛顿安德鲁斯联合基地的停机坪上,特朗普面对镜头信誓旦旦地宣布:“北约将100%支付乌克兰的武器费用!”然而几小时后,五角大楼却悄悄冻结了爱国者导弹的交付。理由直白得残酷:库存告急。此时,乌克兰前线士兵正用最后几发炮弹对抗俄军装甲洪流,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生产线一年仅能生产600枚拦截弹。
美国陆军2026财年预算蓝图中,爱国者拦截弹采购目标飙升至14000枚,是原先的四倍。但现实令人沮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足马力,2025年也只能生产600枚PAC-3导弹,即便到2027年,年产量也不过650枚。这速度在俄军日均倾泻数万发炮弹的战场面前,如同用滴管给火场供水。更荒诞的是断供理由的戏剧性反转。特朗普刚向泽连斯基承诺提供10套爱国者系统,转眼国防部就以“保障本土防御”为由按下暂停键。五角大楼内部报告揭示残酷现实:现有库存仅能满足自用需求的25%。那些躺在波兰中转站的价值12亿美元装备,成了美式承诺的尴尬注脚。
乌克兰的防空网正在崩解。S-300雷达完好率不足四成,俄军无人机在基辅夜空肆意穿梭。泽连斯基近乎哀求地宣称收到美国“积极政治信号”,但仓库里空空如也的导弹架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诚实。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