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8月4日。一张由商业卫星拍摄的图像引发全球关注:在加沙南部“莫拉格走廊”区域,无数黑点密密麻麻地聚集在废墟之间——那不是瓦砾,而是上万名在烈日下奔向一辆辆救援卡车的加沙民众。在画面中,他们像黑蚁般蠕动、拥挤、冲刺,只为换来哪怕一袋面粉或一瓶清水。
这是一幅从太空视角都无法回避的人道灾难写照。在过去十个月持续的巴以冲突之下,加沙地带已经不只是战场,更是世界上最绝望的饥饿地带之一。
【一】从太空可见的饥荒地狱:联合国官方确认“加沙濒临饥荒”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7月29日援引“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报告指出,加沙“已处于饥荒边缘”。这项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评估体系由多国专家组成,该报告首次将加沙地带定性为“灾难性饥饿”状态。
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披露,自2023年10月以来,已有超过6万人在冲突中丧生,另有14万余人受伤。在这些数字之外,一组更沉重的数据逐渐被关注:147人死于营养不良,其中88人为儿童。
“我五岁的女儿瘦得像纸片,体重才11公斤;我自己从85公斤瘦到55公斤。”一名来自加沙中部的男子贾米尔·穆加里这样描述他的家庭状况。“我们已经搬了七次家,但始终逃不出饥饿。”加沙本地市场价格飞涨,没有收入的家庭几乎买不起任何食物。“在加沙,连垃圾都在被争抢。”有居民苦笑。
【二】国际援助车队涌入,但依然杯水车薪
面对日益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国际社会正在尝试加大援助力度。
8月3日,埃及红新月会的车队通过凯雷姆沙洛姆口岸驶入加沙,为这个千疮百孔的地带送去食品、药品和两辆载有107吨柴油的油罐车。此举对面包房、医院等公共设施的维持至关重要。
空中援助也同步展开:约旦、德国、法国、阿联酋、比利时等国联合开展了7次空投,总计空投物资61吨;比利时完成首轮15吨空投;埃及在72小时内出动9架军机,将粮食投向陆路难以抵达的地区。
但援助规模始终难以匹配灾难的深度。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指出,目前仍有6000辆满载物资的卡车被堵在口岸外无法进入加沙。主任拉扎里尼无奈表示:“空投成本高、效率低。如果国际社会能接受空投的政治条件,那为何不推动更有效的陆路通道?”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公开呼吁,以色列应立即无条件开放人道通道,“不能让饥饿成为战争工具”。
【三】从排队到夺命:发放点成“生死修罗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