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突然发难,要求英特尔CEO陈立武“立即辞职”,理由是其华人背景可能“损害美国芯片利益”。短短五天后,两人在白宫闭门会谈,特朗普态度大变,盛赞陈立武的成功是“了不起的故事”。这场戏剧性转折的背后,是英特尔生死存亡的博弈——政府正讨论通过“黄金股”模式入股英特尔,以换取对战略决策的否决权。若协议达成,美国将首次以“国家队”身份控股芯片巨头,被业内称为新时代的“曼哈顿计划”。
谈判的核心是政府注资换取对英特尔的战略控制权,类似国防部上月4亿美元控股稀土企业MP Materials的操作。对英特尔而言,这笔资金是续命稻草:其俄亥俄州工厂因资金短缺多次延期,200亿美元投资项目量产时间推迟至2031年,设备采购也因现金流紧张陷入停滞。但国家资本不是免费午餐。白宫要求英特尔优先保障俄亥俄州工厂的3000个高薪岗位,该工厂位于关键摇摆州,直接与2026年中期选举绑定。
政府输血能否根治英特尔顽疾?答案并不乐观。过去三年,英特尔为追赶台积电狂烧400亿美元,但技术差距越拉越大:其最先进的18A工艺(1.8纳米)良率不足70%,且几乎没有外部客户签约,主要供自家产品使用。更残酷的是,下一代14A技术研发因缺钱陷入僵局——陈立武公开表态:“没有客户订单就不投产”。讽刺的是,美国一边施压盟友台积电“帮扶”英特尔建厂,一边对海外芯片征收100%关税,强行给本土制造开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