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美俄在阿拉斯加的会谈圆满结束。普京在会场上提出希望中国成为乌克兰安全的保证人。
俄媒记者在外交部记者会上追问此事,毛宁发言人用十六个字回应:“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一直都是明确而一致的,我们会继续用我们自己的办法推动和解与对话。”这番回应不仅浇灭了美俄的战略试探,也展示了中国的外交智慧。
特朗普在会谈后改口称不会因购买俄油而制裁中国,反而将“二级制裁”的火力指向印度。西方媒体认为这是普京在会谈中维护中国的结果。然而,普京紧接着提出了希望中国成为乌克兰停火协议的保障方之一的要求。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提升地位的好机会,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多重算计。首先,普京希望通过引入中国来抵消北约在乌克兰的大规模军事部署。其次,如果中国成为担保国,俄罗斯可以将未来冲突的责任归咎于“担保国集体失职”。最后,普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国内政治上取得一些外交成果,尤其是在领土问题上做出让步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