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星期,九三阅兵即将隆重举行,全球瞩目,各方期待。与此同时,国际舞台上围绕九三阅兵的博弈也日趋激烈。
今天,中方公布了26位将出席九三阅兵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名单。这并非全部参与国家的完整名单,仅涵盖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层级的代表。若将副总理、议长及高级别代表、国际政要与前政要纳入统计,还包括韩国、东帝汶、委内瑞拉、新加坡、埃及、保加利亚等国,总数可达32位。回顾2015年,当时有30位外国领导人出席,其中包括国家元首、19位政府高级代表以及10位国际组织和机构负责人。
这一数字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意味着,在二战结束80年后,国际社会再次有机会审视和确认谁是反法西斯战争的坚定成员。
20世纪前半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质上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势力范围的战争;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因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存在,具备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然而,若细究二战进程,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亚洲战场,都存在一些微妙且常被忽视的现象。例如,欧洲战场的“静坐战争”、“西线无战事”、绥靖政策及《慕尼黑协定》,其背后是英法试图“祸水东引”,将纳粹德国作为工具攻打苏联,从而让西方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策略恰恰是欧战爆发的关键原因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