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零时古怪资讯网
提供最新的热点新闻资讯
首页 > 热点

美国大豆产业遭受重创的本质是什么 政策与供应链重塑

美国大豆即将进入9月至11月的传统上市期,但今年情况不乐观。截至9月10日,新年度对华销售为零,而中国买家已预订了10月和11月的南美船货,挤占了美国大豆的发运期。据业内测算,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的关税相当于每蒲式耳增加约2美元的成本,这使得美国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

美国大豆产业遭受重创的本质是什么

这不是简单的市场价格失灵,而是政策和供应链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为何此时减少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这是一次战术调整还是结构性转向?

美国大豆产业遭受重创的本质是什么 政策与供应链重塑

今年的异常首先体现在节奏上。往年中国会在9月前后对美国新作进行预购,但今年截至9月中旬仍未有常规成交。取而代之的是提前锁定10月和11月巴西船期的大豆,10月到港量约为740万吨,11月约为100万吨,几乎重现了贸易战初期的“南美替代”模式。这一窗口通常承载着美国9月至翌年1月的主力出口季,如今却被迫中断。美国农业部也被迫考虑下调全年出口预期,市场对美国2024/25年度期末库存上升的担忧加剧。

美国大豆产业遭受重创的本质是什么 政策与供应链重塑

尽管盘面上美国大豆一度较巴西便宜,但对华关税和配套措施提高了到岸成本,使南美大豆在中国压榨环节更具现金流优势。国内榨利并未因美国大豆名义价格低而转向美国。同时,南美供应在产地、汇率和物流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巴西对华份额自2024年起升至71%,美国份额降至21%。这一结构预计在2025年继续延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来源:宸恺说 编辑: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