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成员进行“精准打击”,造成至少6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巴勒斯坦人和1名卡塔尔内政部安全部队成员。这次袭击直接威胁到美国在中东建立的安全架构,成为中东局势的一个转折点。
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利用空中优势轰炸了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地区、黎巴嫩、叙利亚、伊朗和也门。然而,轰炸卡塔尔的情况有所不同。以色列追求绝对安全,认为任何威胁都必须零容忍。在这种逻辑下,以色列将“先发制人”和“预防性打击”视为道德义务。以色列还追求控制更大的领土,建立更大的缓冲区——即“大以色列”。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曾占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地区、耶路撒冷以及约旦所管辖的地区及加沙地带,共达6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8月12日,内塔尼亚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将建立大以色列视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要实现这一目标,摧毁哈马斯并彻底占领加沙是首要任务。
第三次中东战争催生了石油禁运这一武器。埃及总统纳赛尔建议惩处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石油禁运。随后,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产油国宣布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导致西方石油市场受到冲击。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产油国组成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这使得西欧国家和日本改变外交政策,站到了阿拉伯国家一边,使以色列外部环境恶化。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