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奉劝巴拉圭等国认清形势 顺应民心所向。这绝对是中国外交史上值得记录的一刻。10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提到“死胡同”这三个字时,现场的外国记者们纷纷低头速记——他们知道,这不再是寻常的外交辞令,而是一份面向全球的明确通告。

记者提问关于巴拉圭政要呼吁讨论对华关系的消息,原本可以是一次常规回应。但郭嘉昆的回应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同台湾当局保持所谓‘外交’关系是没有出路的‘死胡同’”。这个在日常生活中都显得直白的词汇,出现在中国外交部的正式发言中,实属罕见。这释放的信号再明确不过: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不再给任何模糊空间。这不是威胁,而是对现实的直白陈述。当182个国家都已选择与中国建交,剩下的那条路,确实只剩“死胡同”这一种形容。

更有意味的是发言人对巴拉圭的单独点名。作为南美唯一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巴拉圭内部的这场讨论来得正是时候。该国众议院第一副议长梅萨的呼吁,恰恰印证了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全球共识。

细读外交部发言,另一个关键词是“奉劝”。回顾以往的外交辞令,多使用“希望”“期待”等温和表述。而“奉劝”一词,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体现了中国外交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根本转变。这种语言升级背后,是国际力量格局的深刻变化。当中国成为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拒绝与14亿人的市场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受损的究竟是谁的利益?发言人中肯地指出要“从本国人民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这既是忠告,也是现实。特别是那句“不要对民心所向视而不见”,直接指向了这些国家内部的政治现实。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政治家们是否应该倾听本国农民、商人的呼声?当巴拉圭的大豆农户眼睁睁看着邻国农产品畅通无阻进入中国市场,这种压力终将转化为政治抉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