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的“借口”与加沙的死局 停火协议名存实亡!当地时间10月28日,加沙地带再次被硝烟笼罩。自10月10日停火协议生效仅过去18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突然下令对加沙实施“强力打击”,导致至少9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亡,其中包括5名乘车时遭袭的无辜者。这场军事行动不仅让本就脆弱的停火协议濒临崩溃,还暴露了巴以冲突背后复杂的利益博弈。

加沙地带的停火曾被国际社会视为“喘息之机”。根据10月10日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以军需退至所谓“黄线”,但仍控制着加沙53%的土地。协议生效后,双方曾交换被扣押人员遗体,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也开始有限进入加沙。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以军持续在“黄线”附近增兵,巴勒斯坦媒体多次曝光以军士兵向平民射击、闯入居民区爆破建筑。截至28日,巴方统计以军已违反停火协议125次,造成94人死亡、344人受伤。

导火索在28日清晨被点燃。以总理办公室声称,“哈马斯袭击加沙南部拉法地区的以军部队”,因此“有权强力回应”。随后,以军战机对加沙城、汗尤尼斯等地发动三轮空袭,其中一次轰炸直指希法医院附近——这家在2023年冲突中遭以军围困的医疗机构,再次沦为军事行动的“边缘地带”。巴卫生部门证实,北部街区空袭造成4人死亡,南部汽车遇袭导致5人当场身亡,死者中包括妇女和儿童。

哈马斯的回应截然相反。其当晚发表声明称“与袭击事件毫无关联”,强调“仍致力于停火协议”,并指责以军“蓄意制造借口升级局势”。哈马斯下属卡桑旅宣布,因以军空袭,原定于28日晚归还的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将推迟归还,警告以色列“任何升级行动都将阻碍遗体搜寻”。双方各执一词的背后,是停火协议早已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以军10月19日就曾以“哈马斯开火”为由,向拉法地区投放153吨炸弹,当时哈马斯同样否认指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