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零时古怪资讯网
提供最新的热点新闻资讯
首页 > 热点

俄海燕核动力导弹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核威慑与风险并存

俄海燕核动力导弹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核威慑与风险并存!俄罗斯宣布成功试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一消息在国际战略棋局中激起波澜。有人认为,如果导弹携带的是核弹头,使用核动力发动机并无本质区别。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核武器在生存与威慑可信度上的关键作用。

俄海燕核动力导弹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1986年5月,苏联战略火箭军进行了一次RT-23弹道导弹的实战化测试,这次试射背后是无数次模拟发射和系统验证。苏联战略火箭军元帅曾表示,未经过试射的导弹不过是昂贵的金属玩具。美国“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自1970年部署以来,已进行超过300次试射,平均每年5-6次。这些试射不携带核弹头,但全面验证导弹性能、制导精度和可靠性,确保核威慑的可信度。

俄海燕核动力导弹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核威慑与风险并存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试射本身即存在核污染风险。传统导弹试射仅产生推进剂废气,而核动力导弹一旦故障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这就像在客厅练习射击,传统导弹用橡皮子弹,“海燕”则用装满火药的真子弹。

俄海燕核动力导弹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核威慑与风险并存

核动力飞行器的概念并非俄罗斯首创。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投入巨资开发核动力轰炸机,但因辐射屏蔽和坠毁风险而终止。冷战期间,苏联也曾秘密研制核动力巡航导弹,但因技术难题和安全顾虑而下马。历史经验表明,核动力飞行器的技术瓶颈在于安全与可靠性的平衡。俄罗斯重启这一冷战构想,更多是出于战略困境下的无奈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来源:城市把脉 编辑: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