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建造核潜艇有什么目的 提升水下作战能力!2025年10月29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晤中首次公开提出希望自主建造核动力潜艇,并请求美国提供核燃料支持。这一表态是韩国多年技术积累与安全焦虑的结果。韩国明确表示其目标是建造搭载常规武器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以提升对朝鲜及周边海域潜艇活动的追踪能力。如果计划实现,将彻底改变韩国海军的水下作战格局。

核动力潜艇与常规柴电潜艇的区别远不止动力不同。最核心的优势在于水下续航能力。核潜艇依靠核反应堆提供能源,理论上燃料可使用二三十年,真正实现“无限续航”。美国“俄亥俄级”潜艇一次出航可潜伏水下70至90天,而韩国现役最先进的3600吨级“蒋英实”号,即便配备AIP系统,水下连续潜航时间也仅能维持2至4周。这意味着,核潜艇可以长时间隐蔽部署在黄海、东海甚至日本海深处,持续追踪对手潜艇,而常规潜艇则需频繁上浮充电,极易暴露行踪。

这种续航能力的差距直接转化为战略主动权。现代海战中,潜艇的生存法则是“先发现、先攻击、先撤离”。核潜艇凭借其持久潜航能力,可在关键航道、敌方基地外围建立长期监听阵位,掌握对手潜艇的活动规律。相比之下,常规潜艇更适合在近海设伏,难以执行远洋追踪任务。韩国军方担忧朝鲜潜艇活动日益频繁,中国海军潜艇力量也在快速现代化,其039C型AIP潜艇静音性能优异,常规动力舰队已难以有效应对。唯有核潜艇才能在广阔海域实现“盯得住、跟得上”。

韩国的技术准备已悄然到位。自2021年起,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在庆州建设“文武大王研究所”,专注于开发可用于潜艇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虽然尚未公开原型堆测试结果,但韩国在民用SMR领域已取得突破。2025年9月,韩国获得全球首个由熔盐冷却SMR驱动的LNG运输船的设计认证,证明其已掌握高密度、高安全性的海上核动力系统集成能力。军方确认潜艇艇体设计与制造技术完全自主,只需将反应堆适配即可。技术瓶颈不在“造不出”,而在“能不能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