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空军杂志(Air Force Magazine)报道,美国空军科学委员会计划在2023年完成四项研究,包括新空天预警系统;穿透性制空作战(即“敏捷作战”)的可行性;新系统的开发和操作测试;评估先进的航空航天机动性概念等。
美国空军科学委员会将在2023年启动多项技术的立项与开发工作。
新空天预警系统
美国空军科学委员会表示,目前美空军的预警和作战管理机队正在老化。通过美空军近几年的财年预算可以发现,E-3和E-8预警机都将在未来几年内退役,而新的E-7A预警机计划要到2027年才能上线。虽然天基侦察监视系统依然可用,但目前的技术还无法达到将目标数据从传感器无缝传输到飞机上。
对此,美军针对全新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开了新的讨论。
据媒体报道,美国空军科学委员会在近日的一场发布会中指出,从低地球轨道(LEO)跟踪移动目标需要对目标进行连续的锁定、同时还要有极大的覆盖范围。要具备这些功能,必须为机载雷达配备有一个长天线……这对于多款机型都面临更新换代、费用不菲的美空军来说,需要慎重考虑。
E-3与E-8预警机将在未来几年内退役,美军开始探索新预警系统。
在考虑到成本问题后,美空军科学委员会表示,空军将对开发和部署结合飞机和卫星的空天预警系统,开展可行性独立评估。此后,美空军科学委员会将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并对此计划“提出近期、中期和后期所需的科技投资”。
据外媒报道,该研究小组将由大卫·惠兰(David Whelan)领导,他曾任波音防务、太空与安全部门的首席技术专家,现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工程学教授。研究小组副主席将由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传感器和电磁应用实验室主任莱恩·黑塞(Ryan Hersey)担任。
“敏捷作战”系统
“敏捷作战”概念的首度出现,是在时任美空军部长黛博拉·詹姆斯与时任美空军参谋长威尔什在2015年9月联合签发的《空军未来作战概念》中。
经过不断演进和完善,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改变将机群集中部署在大型机场的传统兵力配置模式,实施“化整为零”的分布式作战部署,以增强美军作战体系的抗打击能力。
简而言之,“敏捷作战”的核心就是通过分布作战来扩大战场接触面,以此增加机队的弹性与生存性,在长期的拉锯战中使自己的战斗力和威慑度不断扩大。
“敏捷作战”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美军空中部队的主要作战宗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新闻资讯综合门户 » 美国空军科学委员将在2023年重点关注四大概念的评估与落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