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紧密结合,信息媒介和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应用场景下,用户与媒介的关系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电影也不例外——全媒体时代给电影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出了挑战。那么,在全媒体语境下,电影艺术如何更好地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交汇与融合?
内容表达“纵横”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源远流长,但影像对这方面的表达是远远不够的。在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电影如何立足传统文化土壤、挖掘传统文化宝藏的探索时断时续,对于影像怎样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的思考也时聚时散。
2023年的中国电影之所以是一个“大年”,不仅在于摆脱了疫情的阴霾,电影创作的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更在于作品的文化丰富性、历史纵深感得以有效体现。以春节档电影为例,既有展现国人为拯救家园无所畏惧精神的《流浪地球2》,有颂扬杀身成仁民族大义的《满江红》、讴歌卧薪尝胆讨伐叛逆的《无名》,还有试图“突破人类想象的极限”的《深海》。暑期档电影更是多姿多彩,单是一部《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不仅让观众看到中国故事和传统美学风格的融合,也让观众深刻体验了传统故事更新和创造性表达的魅力。矢志不渝、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的中华美学精神可以赋予电影独具魅力的生命。由此,我们进一步明了:不是优秀传统文化单向地依赖新时代电影的装点,而是新时代的影像亟须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不是影像创造预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定向装置,而是优秀传统文化成了电影生产的源头活水。近年来的电影创作经验告诉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果彰显,电影创作将会更有活力。
电影评论家钟惦棐所提出的“一个国家的电影如果不是根植在自己的土壤上,而是削足适履地使自己就范于他人,这肯定是不足取的”,俄罗斯电影导演塔尔科夫斯基所强调的“确认自己所归属的传统、文化、人群、思想”,其实说的都是这个道理。艺术一旦游离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血脉,就容易产生迷惘,流于苍白甚至衰竭。特别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日益介入电影生产制作、技术主义不断扩张的情境下,提出这一点可能并非多余。
需要指出,强调电影创作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并不是主张电影创作一味恪守传统的艺术伦理和经验,更不是要求所有的电影作品都去表现传统史实和历史故事,新时代的中国电影要向更高阶段发展,必须在题材思路上勇于开拓、在情感内容上大力掘进。但是,是否善于借鉴深厚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能否站立在丰富的中华美学精神的宝藏之上,作品的成色和调性是大不一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映照、中华美学精神的滋润,可使电影创作者获得大历史的眼光,确证文化的主体性,让五千年华夏文明和日新月异的时代现实进行深度的复合型对话,绘制出这个时代的全息影像。视野纵横古今,文化根深叶茂,《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满江红》等影片的成功经验是具有说服力的。
形式建构“捭阖”
电影是一种需随着想象力的提升和科技的更新不断调节自身范畴的跨时空媒体。电影的类型、样式和风格多变,不见定制,没有止境。如果守着固化的符号和套路,艺术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也会萎缩。
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电影不懈形式建构的探索,从主旋律影片到主流电影,从主流大片到新主流大片,从历史剧IP到新型创意连续剧,坚持百花齐放,积极主动地应对社会审美心理的变化,在风格样式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上不断进击。在多年沉淀、积累的基础上,2023年电影作品的建构显得更为自信和更有章法,一批风格迥异、标新立异的优秀影片应运而生。
以《长安三万里》为例,它借助动画的外壳,追溯历史,放飞想象,为一群声名远扬的唐代诗人立传,展示出一幅浓墨重彩、美轮美奂、极具中国美学特色的历史画卷——是动画历史人物传记与山水景观之复合声部齐鸣。影片以极致的个人感、风格化融会各种样式元素,以强烈的实验性、整合性带动类型化叙事,以新的视角结构、修辞手法支撑想象力,充分释放了中华传统美学的能量,有效扩展了类型电影语言的表现范畴和界限,开辟了新的风格视野和类型疆域。所谓捭阖四时,变动阴阳,顺势而为。《长安三万里》在本土市场的火爆和成功地走向世界,再次有力地证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形式建构是有生命力的。
总之,内容表达上“纵横”,形式建构上“捭阖”,内秀于心,外毓于行,将使新时代中国电影获得更大的时空疆域和战略主动。面对新媒介新技术的全面围攻,中国电影需要守护民族的根性和本位,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走传承创新之路,在与世界电影的交流互鉴中开拓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作者李建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 全媒体语境下,电影艺术如何“纵横捭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