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不仅挥舞关税大棒,还通过美元贬值、债务重组、科技封锁、军事挑衅以及舆论战等手段施压。这些行动不仅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也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
特朗普对强势美元一直不满,认为这削弱了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他多次要求美联储降低利率以压低美元汇率,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持独立性,拒绝屈从于政治压力。面对高企的联邦债务和经济困局,特朗普政府提出“海湖庄园协议”,意图将外国持有的美债转化为100年期零息债券,试图将利息支付压力转移给债权国。这一操作如果成功,将严重损害中国的外汇资产,并削弱中国商品的全球竞争力,甚至影响人民币的汇率和出口优势。
特朗普的科技封锁策略早在第一任期就已显现,从华为、中兴到芯片出口管制,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打压从未停止。今年2月,特朗普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将中国定义为“外国对手”,要求美国企业减少对华投资,并重新评估中国企业在美上市的合法性。此外,美国可能进一步对芯片制造设备和关键原材料实施禁运,甚至动用“长臂管辖”手段,直接针对中国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负责人。这些举措旨在全面遏制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