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经济仿佛坐上了过山车,尤其是中美贸易关系,更是充满戏剧性。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让全世界都跟着美国的“关税大棒”感到不安。
到了2025年,这场博弈的舞台发生了变化。美国从“主动出击”变成了“被动求和”,而中国则从“被动反制”变成了“战略控场”。简单来说,就是美国没撑住。
回想2018年3月,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当时,特朗普政府自信满满,认为关税是“万能武器”,可以直接打击中国经济。钢铁、铝、汽车零部件,甚至农产品,美国的关税大棒挥得非常起劲。数据显示,从2019到2024年,美国对中国商品累计加征关税覆盖超过5000亿美元商品,部分商品的综合税率甚至突破了40%。这种税率在全球贸易史上非常罕见。
然而,事与愿违,美国的关税战并没有让中国屈服。相反,中国对美出口不仅没有大幅下降,反而在某些领域呈现韧性增长。美国的农民和制造业开始吃不消。大豆库存积压超过千万吨,制造业PMI连续六个月低于荣枯线。经济学家戏称,美国这是在“打肿脸充胖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