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乌克兰国防部宣布,乌军F-16战斗机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附近击落了一架俄军苏-35S战斗机。如果这一消息属实,这将是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军损失的第8架苏-35,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架号称“四代机之王”的先进战机竟在俄本土附近被击落。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为何俄罗斯最先进的非隐身战机频频折戟?
F-16作为一款服役近50年的老将,可以说是全球装备最为广泛的一款战机。苏-35是俄罗斯空天军现役最先进的四代半重型战斗机,由苏-27深度改进而来,配备117S矢量推力发动机、N035“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并具备超强机动性和超视距作战能力。
理论上,苏-35在空战中应能压制西方大多数四代机,包括F-16。然而,俄乌战争的现实却截然相反,自2022年开战以来,俄军已损失至少8架苏-35,其中大部分被乌军防空导弹击落。此次库尔斯克空战若确为F-16所为,将是苏-35首次在空对空对抗中被击落,对俄军士气打击极大。
苏-35的“雪豹-E”雷达虽探测距离远,但抗干扰能力弱,且缺乏现代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的精准锁定能力。相比之下,乌军F-16虽为二手货,但可能获得北约升级,配备AIM-120D中距弹,在超视距作战中占据先机。俄军缺乏体系化作战支持,如预警机和电子战掩护,而乌军则依赖北约情报共享和数据链支持,形成“以体系打单机”的优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