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曾对俄乌领导人会晤抱有期待,希望借此实现和平。然而,近期一系列军事行动和外交态度的转变,使这一愿景破灭。
战火重燃直接扼杀了外交努力。美国立场的微妙变化也在重塑欧洲的安全格局。在冲突中,欧洲各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并调整自身的战略考量。
乌克兰首都基辅近期遭受了多轮密集空袭。8月28日的空袭尤为严重,导致至少22人死亡,63人受伤。欧盟、英国、土耳其等国际组织在乌克兰的办事处也受到波及,显示冲突的广度和烈度超出预期。此前,俄军已在8月20日至21日对基辅、切尔尼戈夫、利沃夫、敖德萨等地发动了大规模攻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损毁。
俄罗斯方面称其军事行动是对乌克兰攻击俄炼油厂的“合理回应”,这种以武力回应武力的逻辑加剧了紧张局势。美国白宫对此反应冷淡,甚至暗示俄罗斯的袭击可能是对乌克兰攻击的“合理回应”。特朗普总统则表示“不高兴,但也不意外”,认为乌克兰最终应接受俄罗斯的停火条件。美国的态度在欧洲引发了强烈不满和担忧。法国、德国、英国等国迅速谴责俄罗斯,并召见俄外交使节表达抗议。
德国总理默茨原本对俄乌首脑会晤抱有一线希望,但在目睹俄军新一轮空袭后改变了看法,认为此类会晤不太可能实现。这反映了军事行动对外交前景的直接冲击。欧洲领导人对美国可能“撂挑子”的忧虑加深,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安全前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