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时古怪 - 中国第一时事资讯综合门户

零时古怪资讯网
提供最新的热点新闻资讯
首页 > 汽车

小米智驾事故发人深省,莫用生命为智驾过度宣传买单!

小米汽车近日可谓是“人红是非多”!3月29日晚间,三名年轻女性驾乘小米SU7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上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不仅造成车辆燃烧起火,三个年轻人更是葬身在夜晚的高速公路上。

此次事故发生后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各界尤其是汽车行业和关注智能汽车安全的人群中掀起轩然大波。4月1日的晚间,小米董事长雷军微博发文称,“我们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30日赶赴了现场,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受负面因素影响,小米集团4月2日开盘后股价继续走低,一度下挫逾4%领跌蓝筹。

目前事故车辆的行车数据已经被公开披露如下:

3月29日 22:27:17 NOA激活,车速116km/h

3月29日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

3月29日 22:36:48 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3月29日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3月29日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3月29日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3月29日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3月29日 22:44:28 车端Ecall触发

3月29日 22:44:39 车端Ecall接通,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3月29日 22:45:06 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

3月29日 22:47:15 调配120成功

3月29日 约23时许 120抵达现场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事故车辆事发前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模式,以116km/h高速行进。系统侦测到障碍物后立即启动预警程序,发出三重提示:轻度分心报警、脱手预警及"前方障碍请注意"的语音警示,并主动介入执行减速操作。但驾驶员在收到风险提示仅1秒后突然接管控制,此时车辆已开始制动响应。

监控数据显示,人机切换瞬间方向盘出现显著左偏航角修正动作,制动踏板被深度踩下但作用时间不足2秒。尽管系统已启动减速程序,从接管到碰撞的4秒关键时段内,车辆仅将时速降至97km/h,未触发自动紧急制动(AEB)功能。专家分析指出,制动响应窗口期过短与驾驶员分心驾驶形成双重风险叠加,最终导致车辆失控碰撞隔离设施。

其实在这起悲剧发生之前就有多起因为辅助驾驶功能引发的严重交通事故出现,可惜都没有引发足够关注。目前,很多车企为了销量和自夸纷纷在编织一场危险的集体幻觉。从"自动驾驶"到"领航辅助",从"完全解放双手"到"全场景覆盖",极具煽动性的宣传话语体系正在重构消费者对驾驶本质的认知。某些新势力品牌甚至用"自动驾驶"直接替代辅助驾驶的准确定义。这种话语魔术成功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成接近L4级自动驾驶的终极解决方案,消费者被诱导着将生命安全托付给尚不成熟的电子系统。

技术神话的崩塌往往始于认知错位。小米事故中,驾驶员在1秒内完成接管却未能避免碰撞,恰似整个行业的隐喻。当宣传构建的信任堡垒遭遇现实冲击时,留给纠错的时间窗口短得令人心悸。更危险的是,这种信任异化正在制造新型"马路杀手"——部分驾驶者将辅助驾驶误认为自动驾驶,将监管责任转嫁给机器,却在紧急时刻既丧失警惕又缺乏应对能力。

行业狂欢的B面是责任伦理的失焦。车企在宣传中刻意模糊"辅助"与"自动"的边界,用技术奇观掩盖安全本质。当事故发生时,消费者往往成为技术局限的"替罪羊",而车企则躲在"辅助驾驶"的法律豁免条款后。这种责任转嫁机制,本质上是对生命伦理的漠视。

构建理性的智能驾驶生态需要祛魅的勇气。车企应停止用科幻叙事替代技术真相,监管部门需强制建立宣传分级制度,消费者更应保持清醒认知。当前所有量产智能驾驶系统,本质都是人类驾驶的增强工具而非替代方案。唯有让技术回归工具本位,让宣传回归事实本位,方能在创新浪潮中守住安全底线。小米事故的警示,不应成为被遗忘的新闻注脚,而应是整个行业重新审视技术伦理的转折点。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汽车信息网 编辑:汽车之家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