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的美俄会晤已经过去十天,外界期待中的俄乌停战谈判仍然没有实质进展。无论是美乌俄三方会晤,还是俄乌直接首脑会谈,眼下都渐渐成了又一次空谈。那么,究竟是谁在拖延甚至破坏停战的可能?
从表面上看,美国总统特朗普是这场谈判中最积极的推动者。他一直自我标榜为“调停高手”,坚称自己过去曾促成过“六次和平协议”。然而所谓的“和平协议”更多是他个人的宣传口径,实际上这些大多只是临时性的停火安排,甚至并未真正落到纸面上。特朗普偏爱用“和平协议”来描述,显然带有个人形象塑造的成分。
他之所以执着推动俄乌谈判,并非真正出于对战争结束的战略考量,而更多是为了兑现他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渴望。特朗普相信,只要能让俄乌坐到同一张桌子前,就能证明自己具备“缔造和平”的能力。然而,他和副总统万斯在谈及历史时的言论,却显示出对复杂冲突缺乏深刻理解。万斯甚至在采访中说,“所有战争最终都是通过谈判解决的”,这一表态立即被质疑是否忽略了二战等历史事实。
泽连斯基的态度:不愿割地,但不拒谈判
在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的立场较为微妙。他坚决不同意割让顿巴斯地区,但并不反对出席峰会,甚至在特朗普推动下也愿意释放一些善意。这既是对美国“和谈呼声”的回应,也带有向普京“叫板”的意味。换句话说,泽连斯基并不排斥对话,但他绝不会以牺牲乌克兰领土完整作为筹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