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渴望并非新鲜事。早在第一任期,他就曾公开抱怨:“我促成了一项协议,拯救了一个国家,却没得到诺贝尔和平奖。”虽然他没有指明具体是哪一国家,但这种不满和执念一直延续至今。挪威媒体披露,今年7月,特朗普甚至直接致电挪威财政部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试探有关提名的可能。尽管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早在1月31日就已截止,特朗普依然不死心。他接连与普京举行峰会,在白宫热情款待泽连斯基,俨然一副“世界调停者”的姿态。
然而,专家直言,特朗普的外交方式过于浅显,将复杂的国际博弈简化为“校园斗殴”。他既缺乏对历史背景的敬畏,也欠缺解决长期争端所需的耐心与战略规划。
近几个月,特朗普频频以“和平缔造者”的身份亮相。2月份他与泽连斯基的首次会谈不欢而散,但8月18日再次会晤时,两人笑声不断,场面与此前形成鲜明对比。几天前,他刚刚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谈,虽然未公布任何实质成果,却足以让外界联想到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当时英国首相张伯伦将捷克斯洛伐克割让给希特勒以换取和平。法国《世界报》评论称:特朗普并非新的张伯伦,他自认更像是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事实上,特朗普对“拿不到诺贝尔奖”的不满已多次公开化。去年10月,他在底特律竞选集会上高声抱怨:“如果我叫奥巴马,十秒钟就能拿到诺贝尔奖。他什么都没做,就得了奖。”今年6月,他又在“真相社交”上写道:“无论我做什么,都不会得诺贝尔和平奖,但所有人都清楚,这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